📖 Gresham’s law, observation in economics that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re exactly, if coins containing metal of different value have the same value as legal tender, the coins composed of the cheaper metal will be used for payment, while those made of more expensive metal will be hoarded or exported and thus tend to disappear from circulation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在经济学上也被称为葛兰辛法则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是一种货币规律,指的是:如果有两种形式的商品货币流通,消费者会保留储存成色高(贵金属含量高)的货币,在市面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而使得在民间流通的大多为劣币,良币则较少见于世。

# 起源

古罗马时代,货币价值还是由贵金属本身来锚定的(货币本身就是贵金属而非无价值的纸钞),这时的人们会私自从金银钱币上削下一小角,再将此种货币充当买卖媒介;因货币本身的贵金属含量减少,货币的价值也减小。久而久之,人们很快就觉察到市面上的贵金属货币越来越轻,就把未遭毁损的足值金银货币积存起来,只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进行买卖,而劣币则渐渐把良币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 [1]。

西里克银币

# 娱乐至死

❗️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非经济学的层面,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主要指假冒劣质产品在多种渠道向正牌商品挑战,并具有膨胀和蔓延的趋势。虽然这样的定义容易在学术讨论中引起争议,不过我并不准备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so~

关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个词也已经被大众熟知且熟练使用了,所以不再过多赘述。引起我思考的是 “互联网时代” 的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请容我先介绍另外一个概念。

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是尼尔・波兹曼 1985 年的著作。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媒介生态学专著之一。

但这里我不想讨论政治、宗教或新闻等,我只想借用书中的一点核心思想 “媒介即隐喻”,

# 媒介

“媒介” 非常好理解,就是 “内容” 的载体,就像瓶子之于水一样,“瓶子” 就是媒介,而 “水” 则是内容。如果我们更加具体一点,聚焦到信息传播这个方面,那么报纸、电视、手机就是不同的媒介,这是一种浅显的理解;更深一层,博客、短视频也是不同的媒介,而” 内容 “就是信息本身。

直觉一点来说,我们会认为媒介不影响内容,就像无论水用什么样的瓶子装着,水还是水,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我们再进一步,其实瓶子也是会影响水的,就像是拿铁桶装水,水中就会有更多的铁元素,这个过程并不明显,但是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而波兹曼强调的就是:媒介也会影响信息,甚至,媒介直接决定了信息。

# 隐喻

从我们熟悉的 “比喻” 开始,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在接收这样的训练:” 以下的句子中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 “,而” 比喻 “应该是我们最早学会的修辞手法了。这就像我们学数学会从加法学起一样,这是因为加法更加的通用和基础;最先学” 比喻 “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

那么 “隐喻” 是什么呢?隐喻其实就是去掉了 “像” 的比喻,比如 “天空的乌云就像一只死了三个月的猫”,这就是比喻。 但如果用 “隐喻” 的方式来表达,就不会用 “像、似、如同” 这样的喻词来提醒你这是一种比喻,比如 “天空中有一只死了三个月的猫”,这就是 “隐喻”。

乍一看 “隐喻” 和 “比喻” 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去掉了喻词,我们还是能识别出隐喻也是在做比喻。但想想,如果我们平时说话的方式都是隐喻,如果每个人都是说 “天空中有一朵一只死了三个月的猫”,如果孩子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告诉他乌云是死了三个月的猫,那慢慢的,我们就会忘记这是一种比喻,习惯于把 “乌云” 真的理解为 “死了三个月的猫”。

进一步的,假设在 A 国,人们把乌云说成 “死了三个月的猫”,而在 B 国,人们把乌云说成 “一只生病的猫”,那么 A 国人的世界观可能就要比 B 国人更加现实和悲观。但人们却很难意识到这种世界观的差异来自于隐喻方式的差异 [2],但是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隐喻的力量。

# 媒介即隐喻

“媒介即隐喻” 本身就是 “隐喻”,直白的说应该是 “媒介具有隐喻的特点”。媒介的特点就是帮助我们把客观事物看成虚构的符号(文字、图形)来理解客观事物,但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本身却被忽视了。

举几个更加具体的例子,“书” 或者说是 “纸质”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其隐喻的结果就是 “理性、抽象、逻辑、严谨、全面...”。在过去,我们把写书称为 “著书立说”,只有某领域的 “大家” 才有资格去写书,如果某人没有能力,写出来的书也没有人看,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意识到。但是还有一点的事,书作为信息的媒介,除了其承载的内容在塑造读者,媒介本身也在塑造读者,“书” 这种媒介鼓励读者进行思辨、鼓励批判性,也正是如此,又反推得写书的人更加严谨、更加全面,这种双向的过程推动社会思维方式向 “理性” 的方向发展。

对比来看 “短视频” 这种媒介,其隐喻的结果就是 “麻木、轻信、盲目...”。就拿我自身的观察来看,“搞笑的、滥俗的、擦边的” 主播涨粉非常快,只要你短视频足够搞笑,哪怕只是 “尴尬” 产生的节目效果,也会有非常多人乐意关注,对比来说,如果视频的内容是严肃的哲学思辨,那么甚至不会被平台的 “算法” 推流。同时,人一种很容易麻木的生物,之前喝一杯奶茶就可以满足,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喝两杯才可以。久而久之,发视频的人越来越 “娱乐”,看视频的人也越来越 “娱乐”。手机这种媒介,本身就淘汰了过于严肃、艰涩的思辨,选择了夸张的音乐、配色、话语。

# 互联网时代的劣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往往伴随着 “信息差”:如果几天内所有人都知道 “良币” 需要收藏了,此时 “劣币” 还未来得及铺开,那么收藏的 “良币” 的价值就会下降。这里面蕴含的点在于,在过去,想主动靠 “劣币与良币” 的差异来获利是非常困难的:过长的共识统一时间、谨慎的交易态度、关注实际的思想、同类替代物的缺少等等都是阻碍。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互联网时代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物品种类的极大丰富、激进的交易态度、虚拟交易的接收...,最重要的是 “信息的高速传播”,在加之虚拟主体的出现于有限责任制度,用 “劣币驱逐良币” 的土壤也太肥沃了,以下商品运作方式完全是可行的:

将融资的钱中的 10% 用于购买廉价低质原材料,30% 用于精致的包装设计和生产,余下 60% 用于各大平台的宣发,雇佣大量的水军和头部博主作宣传,然后将商品高价卖出。最终在获利开始减少的时候,注销该品牌和公司,然后再注册一家,开始新的赚钱轮回。

这样的事相信大家一定都能举出一两个例子来,我们至少是我,一直是懂这个道理的,但是对于这个 “融资” 规模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需要很大的融资规模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这代表” 劣币 “出现的成本非常下,同时也就意味着就在我们身边,非常常见。让我产生深刻认知的是我在购买某商品时观察到的真实现象:

我在 “x 红书” 平台上搜索了某类商品的测评推荐,其中有两个品牌几乎被推荐,列为性价比最高、效果最好的那一批,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推荐 A 商品的文章中,压根找不到 B 商品的影子,而在推荐 B 商品的文章中也根本找不到 A 商品。这件事是非常奇怪的,按理来说,如果某个商品非常推荐,那么即使在另外的文章中也至少应该被提到,但现实是完全没有!

于是我开始在去需要这两个牌子的旗舰店,并去搜索其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最终发现这两家都是非常新的品牌,其源头厂商在这类商品的生产商中也并不出众,理论来说没有足够的资质来生产顶级的产品,顺便提一下,按实际成分来算,A、B 商品的单位有效成分价格比头部厂商更贵,那么到此时,真相也就浮出水面了,幸好,我没有成为 2.3 万订单中的一个。

互联网时代对于 “劣币” 真的是最好的时代,人类本身就是从众的,而互联网可以很方便的针对某一群体构建专属的” 信息茧房 “从而操控人的选择。同时,这种信息茧房可以让 “信息不包含信息”(第一个信息指 “消息”,第二个信息指 “用于决策的知识”):当你看见推荐,你会怀疑是 “广”;当你看见差评,你会怀疑是其他品牌的 “踩”。人的选择本来是基于知识的,当人接触到的无数信息本身却不包含任何知识的时候,人该怎么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 对策

当然,这个可行方案并不完善,其最本质的基于的逻辑是 “楚门的世界无法完全模拟整个世界”,商家无法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些背离逻辑的地方。我认为可行的方法论如下:

  • 交叉对比多个文章中的共同项,对于所有差异项都持谨慎态度。
  • 对 “强推” 的东西提高警惕,特别是你感觉刷到的所有文章都在吹怎么怎么好。
  • 要认识到事物的延续性,凡事吹嘘立刻见效的东西,持谨慎态度。
  • 交叉对比不同信息渠道,这个不同是指不同严肃程度的信息渠道,“d 音” 和 “x 红书” 不是两个渠道,“z 乎” 和 “x 红书” 才基本算,如果有论文,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就是持怀疑的态度做选择,用理性克制冲动,有交叉比对对抗信息茧房,主动破开他。

# 思考

# 真就无法可治吗?

在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是监管不力、制度缺失、惩罚不够导致的 “劣币” 泛滥,但仔细想想,其实不是这样的,“劣币驱逐良币” 是一种根植于人类贪婪本性的原理,制度本身是为人服务的,也就自然会为 “劣币” 开绿灯。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国家层面可以对所有市场上的企业进行严苛的监管,每天都派专人检查核对;所有有欺骗行为的商家直接全部死刑。想想很解气是吧?但是谁会来当商家呢?如果商品总体的选择变少了,人们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呢?

我承认,现行制度、监管一定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要认识到制度、监管在进步,而 “劣币” 也在进步,根植于人类深处的东西是不会被人类发明的东西打败的,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真的无法可治,我们只能 “自我救赎”。

# 可能的自我救赎?

曾经有两大人类自由终结的预言:

  • “奥尔威的《1984》:人类受到外来的压迫失去自由”

  •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人类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但此时,我不禁在想,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现代的人类经过各种广告的洗礼,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重新掌握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互联网确实会让很多人上当受骗,但仔细想想,现在大家的反诈意识不也有所提高了嘛?我知道这样的认识确实很乐观,但乐观一点有何不好呢?

# 魔法对抗魔法?

由于最近在学习网络内容安全和机器学习的知识,我不禁想,这件事应该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解决的,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 劣币 “传播的相似点是 “用海量的信息去瘫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那为什么不让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 “机器” 去处理这些信息并分析出端倪呢?我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显而易见的利益原因可能使他的诞生困难重重,但是,“太阳一定会升起”。

# 参考

  •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劣幣驅逐良幣
  •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118941/

更新于 阅读次数

请我喝[茶]~( ̄▽ ̄)~*

Gality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Gality 支付宝

支付宝